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首部AI微短剧大受赞誉,影视人瑟瑟发抖?

#行业动态# 2024-3-28 18:13 56人围观 行业动态

来源:TopMarketing
今年的短剧市场有多火爆,相信大家一定都有所体会。
近日,“国家队”央视也下场做短剧了,不过是用更先进的技术和有深意的角度。没错,最近刷屏不断的《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就是其动作之一。
更懂发掘中华文化的央视携手AI制作的微短剧,会是什么样呢?一起来看TOP君的观察。

中国神话打头阵,古今视角引深思
3月22日,央视频正式在多个社交平台上线《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目前已更新补天、逐日和填海篇。
透过一个个五分钟左右的小短剧,TOP君不仅领略到AI视角下的经典神话,收获震撼的视听效果,也在每个古今交汇的瞬间,看到中华精神的延续和中国智慧的传承。
《补天》
在传统叙事体系中,女娲创造了人类,是神话故事中的创世女神,因此便不难理解“补天”为《中国神话》系列的开篇作。
该部微短剧不仅讲述了女娲补天拯救苍生这一家喻户晓的经典故事,更由古及今,预设现代环境危机下,全人类协作“补天”,守护共同的生存家园。在视听冲击外,TOP君认为古今碰撞的火花,也进一步引发观众的思考。
《逐日》
远古时代,夸父为解救族人,决心追上太阳,在其奔跑九天九夜、即将追上太阳的那一刻,终因体力不支倒下……千百年后的中国科学家,为纪念夸父,以“夸父一号”命名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
当夸父与夸父一号展开跨时空对话,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传承在这一刻得到最真实的写照;当逐日从神话变为现实,敬畏感也油然而生。
《填海》
炎帝的小女儿名为女娃,在不幸被海浪夺去生命后,她的灵魂化作精卫鸟,决心将大海填平,并日复一日地坚持着。时光流转,沧海桑田,在海燕的指引下,精卫见证到现代中国的填海技术,由衷地欣慰与高兴。
在官方的主导下,TOP君欣赏到上古神话与今世AI碰撞出的火花,也引发了对传统文化与先进技术结合的无限遐想。

AI全流程,官方新布局
据官方介绍,《中国神话》是我国首部AI全流程微短剧,由央视频、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联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元宇宙文化实验室合作推出,其美术、分镜、视频、配音、配乐全部由AI完成。
该系列共六集,分别为《补天》《逐日》《奔月》《填海》《治水》《尝百草》,由一个个家喻户晓的神话故事起笔,在AI技术的加持下,拓展人们对神话的常规想象,并借助经典意象深入链接当下社会,引发人们对民族精神的思考与讨论。
在《中国神话》上线当日,由总台央视频原创AI团队自制的系列微短剧《AI看典籍》预告也于同日释出。据悉,该剧以史志、文学、农学、茶学、医药学等经典典籍为创作蓝本,通过AI的全新方式,生动解读中华文明经久不衰的密码。
而在一系列微短剧发布之外,央视频AI频道也同步上线,官方致力将传统文化与AI生产力结合转化的实践布局愈发清晰。

当AI成为主要创作力,喜忧参半仍需进步
当然,在震撼于技术带来的冲击外,TOP君也想聊一聊此次观看《中国神话》系列微短剧的感受。
首先就优点而言,AI加持下的视听效果带给人们前所未有的感官体验,由古及今的叙事方式拓宽了人们想象的边界,短剧的内涵与格局随之拔高。
以AI视角看神话,不仅多了一丝新鲜感,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也会因更生动、真实的场景呈现,带给观众沉浸式观感,有助于传统文化的焕新传播。
另外,AI技术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可以自动调整剪辑、特效等,更加高效创新地呈现内容,进一步提升创作效率,大大缩短创作周期。
而就其缺点而言,则是部分画面与语言上的机械感太强,AI应用依旧任重而道远。
在三个短片中,TOP君能明显感受到部分画面的呈现不够自然,甚至生成的部分角色有些恐怖。配音方面,一些角色的配音过于机械与生硬,缺乏情感表达与语调变化。
另外,短片最后是常见的中式上价值,AI对此能否处理得体、使其不落俗套,仍待考究。
但不论如何,央视频此次的大动作也让大家看到了在AI生成式视频与短剧火热的当下,传统文化焕新传播的新思路。其决心与路径值得行业学习和对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