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今日头条高级产品运营:如何短时间内打造千万级影响力

#产品相关# 2023-7-17 14:26 264人围观 产品相关

相信很多做自媒体的人都有这样的一个执念,就是写出刷爆朋友圈的文章,如果用一个数字来表示,那就是10w+。


可以说,写出10w+已经成了做自媒体、写公众号等的人的主要甚至唯一的目标,因为这个目标,众多小编努力着让自己可以凭借达成这个目标而实现逆袭。


但是,很多人其实陷入了这样的误区,“自媒体=公众号”,而因为这个误区,很多人陷入了无效努力的职业陷阱里,无法自拔。


实际上,自媒体不仅仅是公众号,也包括其他平台,比如今日头条,一点资讯,企鹅号等其他内容平台。


在过去,写公众号就可以勉强算做自媒体人,但是现在,可以说一个自媒体人不再是单纯的公众号运营者,而是能够驾驭多个内容平台的综合人才。


换句话讲,能打造自媒体矩阵,才是一个自媒体人需要拥有的核心竞争力。


一、自媒体矩阵的打造


一般来说,自媒体矩阵是需要一个团队来进行打造的,一个人很难打造,这是因为,每个自媒体平台的特点不一样,内容要求不一样,流量质量不一样,最好的方式就是一个人负责一个自媒体平台的运营。


可惜,这样的团队很少,就我的观察,大多数自媒体团队精力都在公众号上(包括小程序),少数会在今日头条上进行运营。


而对一个人来说,想打造自媒体矩阵,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内容分发,而这么做的目的最好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总的阅读量,因为只有这个目标才能让你更加专注,不致分心。


总的来说,想要打造自媒体矩阵,必须具备两个能力,一个是内容的持续输出能力,一个是运营的能力,而如果在这两者间选择一个作为重心的话,内容输出肯定是首选,但也是最难的,因为它是你区别于其他自媒体最重要的标准。


不过,单凭内容肯定是不行的,运营也要跟上,但这就要思考一个问题:自媒体矩阵运营的目的是什么?我的答案是获取用户或导流。


那么,在自媒体平台间进行导流,是否合适,也是否值得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这是一个团队去做自媒体矩阵的原因之一,也是目的之一。那要怎么做呢?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拿除微信外另一个有名的内容创作平台–今日头条来举例说明如何进行跨平台的流量获取。


二、今日头条的运营方式


今日头条是一个以算法推荐为主的内容平台,是流量巨头,其公司旗下有很多app,比如著名的抖音、今日头条、悟空问答、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


今日头条产品矩阵


对于以文字为主体的自媒体来说,抖音、西瓜视频等不会是优先选择(除非你的战略有变),只能选择在今日头条上进行内容输出和运营。


对于今日头条上文字方面的内容运营,其实有三个平台要重点把握,分别是:头条号、微头条和悟空问答。


1. 头条号


这是今日头条上最主要的内容输出方式,其运营方式非常简单,就是写文章,尽量写原创文章,或者适当选择一些热文进行转载,我个人建议尽量原创,因为原创会倒逼自己的能力,受益无穷。


关于文章的写作,无外乎两个关键部分,一是如何起好标题,而是如何写好文章的内容。


先说标题,我个人很推崇关于标题的这两点起法:要么颠覆认知,要么关联权威。


颠覆认知,简单说就是你的标题表达的是反常理、反直觉的观点,而人一旦被颠覆认知,就会产生好奇,进而点击浏览你的文章。


颠覆认知型标题


关联权威,也就是和有名的人物、事件、甚至是企业产生关系,这种标题起法其实一般用于追热点,或者和颠覆认知一起使用。


关联权威型标题


对于文章来说,起标题花费的时间几乎占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打磨文章内容了,而在内容上,很多人容易忽略这一点,即文章框架。


文章其实有多种框架,比较有名的是SCQR,即场景-冲突-疑问-答案,这是一种已经公式化的写法,可以直接套用。


而我个人最喜欢,其实是这两种写作套路:


  • 一是WWH(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 二是故事+鸡汤。

在微信生态里,故事是非常容易被传播的,因为在《疯传》里,故事就是传播六要素之一,在今日头条上也是如此。


故事鸡汤文的创作非常容易,首先要收集大量故事素材,写的时候进行改编,其次是明确主题,将能与主题契合的故事进行串联。


明白了这点就可以知道咪蒙为什么能成功,除了她的写作经历和团队协作,就是把“故事+鸡汤”的套路流水线化,怪不得大多数自媒体人竞争不过她。


至于WWH的写法,是需要长时间磨练的,因为这需要对一个问题进行仔细剖析和论证,需要强大的逻辑推理能力,而如果能长时间坚持这种写法,对于逻辑思维的锻炼也是大有裨益的。


除了标题和结构,文笔也是很重要的一点,这就需要平时的积累和训练了,这里不做过多说明。


2. 悟空问答


这是今日头条上第二个比家重要的文字平台,其对标的是知乎。


悟空问答有单独的app,其在今日头条上也是会被以算法推荐的方式来获取流量,有非常大的曝光量,很多做头条号的人是图文和问答一起做的,而且,问答向头条号导流是非常可观的,甚至比单纯发图文所获得的粉丝关注量还多。


悟空问答一般会主动邀请头条号作者回答与它研究领域相关的问题,也会邀请回答其他领域的问题,但这一般是在你浏览其他问题时才会发生,毕竟今日头条以算法为主,你的行为会被记录,从而影响问题的邀请和推荐。


所以,一般建议不要关注其他领域的问题,而是专注于所在领域,这样会获得更精准的流量。


对于问答方面的内容运营,可以有两种方式:


  • 一是直接复制已发布的文章,只要主题相近即可;
  • 二是原创答案,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即解决文章创作难持续的问题。

对于想跨平台导流量的人,悟空问答是可以留下微信号的,但单纯这么做效果往往不是很好,最好把引流的诱饵与微信号同时暴露,并进行逻辑引导,这是一个很好的监测导流效果的方式。


3. 微头条


这是另一个文字输出的入口,也是今日头条里一直被忽略的风口。


微头条是今日头条为了社交而设计的产品,可以理解为微博、朋友圈那样的存在,但却有所不同,因为它也是受算法推荐的,也就是没关注的人也可以看到其他人的微头条,当然这些是内容比较好的。


因为微头条被很多自媒体人忽略,所以很少看到运营得好的,其实微头条的运营方式很简单,复制朋友圈的运营方式即可,即文字+图片+转化入口。


文字可以是简短干货、深度观点、鸡汤故事;图片只需匹配文字内容即可,尽量有趣轻松,不要有二维码;转化入口最好是可以留资或卖货的链接,也可以是微信号加诱饵。


比如军武次位面,就是微头条的运营高手,可以好好研究它们的内容以及运营方式。


军武次位面的微头条运营


当然,如果想靠微头条进行跨平台的导流,参考悟空问答的方式即可。


结语


以上就是今日头条的运营方法论,其他自媒体平台的运营思路基本与此相似,只要研究好平台的产品逻辑,相应的运营策略自然而然会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只是个人经验,但正是靠这些经验实现了千万级阅读量的积累,当然这里有些方法并非正确,只求对有心人有用。


最后想说的是,打造千万级影响力不难,写出10w+也不难,难的是你能否做到这三点,即注重内容、研究平台、制造矩阵,如果可以,你的自媒体也许会有出乎意料的发展,当然,这一切还要靠你自己。


希望每个自媒体人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影响力。


前 2 天,一个产品群有同学发了上面的问题,说是今日头条的面试题,想要大家帮帮忙。这道题考察的产品经理两方面知识:行业认知及逻辑推理。


每个的理解不一样,自然得出和结果值也会不一样。我试着从个人理解的角度去推导下。


先上答案:3.76 亿。


常规想法


看到题目后,第一想法是用下面的公式,


日活跃用户 = 用户总量 * 日活跃率。


用户总量天花板 = 中国移动网民总数 * 网民使用率。中国移动网民总数


而日活跃率并不适用在这里,主要存在两个问题:


  1. 波动性大。当新版本发布或者做活动时,日活跃用户数会增大,数据会发生突变。
  2. 获取较难。市场上容易获取的是活跃用户数et的数据,用户总数很难查到出处。

所以,上面的公式不适用问题答案的计算。


寻找稳定因子


想要得到相对准确的数据,又需要参照市场现状,就必须使用相对稳定的变量,从不断变化的数据寻找变化较小的因子。我的想法是下面的公式入手:


DAU / MAU


先说下为什么使用这两个量,它的参照意义在哪里?


用户增长是持续获取用户的过程。获取新用户后,用户的留存率在开始的时候很高,随着时间推移,慢慢下降,用户不断地流失。长期来看,用户想要持续增长,用户留存率就必须稳定。留存下来的用户就是活跃用户的基础。


想象有一个「活跃用户池」,每天都有新的水加入进来,还也有一部分蒸发走(类比下图)。从活跃程度来看,留下来用户又有不同的分层,可以分为:


  1. 每日活跃。按自然日,在当天内有使用。
  2. 近期活跃。按自然日,在过去 6 天内有使用。
  3. 中期活跃。按自然日,在过去 6-30 天内有使用。


每一层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相对稳定的。每日活跃的用户向上蒸发,变成近期活跃用户;近期活跃用户向上蒸发,变成中期活跃用户。中期活跃用户,向上蒸发,变成流失用户。反则,每一层用户向下沉淀,活跃度提升,变成黏性用户,每日都会使用产品。


每日活跃用户数 / (每日活跃用户数 + 近期活跃用户数 + 中期活跃用户数),可以用来衡量用户的黏性。活跃用户总数不变,每日活跃用户数增长,即代表产品黏性增长。产品的黏性由产品功能决定的,中短期内是稳定的。


日活跃用户(DAU)即对应每日活跃层的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MAU)可以看作用户 3 层用户数之和。这里,月活跃用户数不必与分层有一一对应的关系,重要的是提供一个更大的活跃范围的总数量,来得到稳定的比例。


DAU / MAU 就等同于这个比例。


计算


因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可以使用历史比例来推算未来的数据。


同理,产品黏性是稳定的,那么它的月活跃用户率也是稳定的。


假设 DAU / MAU = p, 月活跃用户率 = q,用户总数 = m


DAU = p * MAU = p * (q * m)= mpq。


现在分别计算三项乘积的最大值。


m的最大值


m。按 CNNIC 统计,2017 年底使用网络新闻 App 的网民有 6.20 亿,中国网民里手机上网普通率已达 97.5%,增长率开始逐年趋缓。手机上网用户数的极限是网民用户数。


如果按发达国家互联网普及率来看的话,互联网渗透率也能达到 97.5%(参考: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7-总论)。按国家人口规划,2030 年,中国人口规划达到峰值 14.5亿。假设2030年后,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m = 14.5*97.5*97.5% = 13.78


p的最大值


p。参考易观千帆17年8月份的腾讯新闻数据:1.2559 / 1.23059 = 54.46%。腾讯是移动互联网下最大的流量入口,作为社交流量渠道分发下的新闻应用,腾讯新闻到基本上代表资讯行业黏性的天花板。


另:今日头条在 2016/8,2017/8 的 DAU / MAU 分别为:47.6%,51.00%。后者较前者提升了 7.73%,主要原因是今日头条在2017 9 月份开始发力扶持短视频,提升了产品黏性。


q的最大值


q 。参考 2017Q4 的活跃度 q = 50.14%。


到 2030 年,DAU 天花板达到最大值:DAU(max) = 13.78 * 54.46% * 50.1% = 3.76 亿。


按这个目标值来算,日活跃用户平均每年增长率要达到 9.3%。